新闻详情

能源贸易大变天!石油巨头们不再只盯油井,开始集体“囤电池”

发布时间:2025-11-11

关键词:大宗商品交易商、电池储能、负电价

全球范围内,以能源为重点的大宗商品交易商,注意力正从石油、天然气、矿产金属转向一个全新领域——电池储能。近年来,欧洲地区“负电价”频现,这让大宗商品交易商敏锐地意识到,电池是货币化这种剧烈价格波动的一项工具。当前,全球最大石油贸易商维多、全球能源和有色金属交易巨头托克、美国大宗商品交易商Castleton Commodities International(CCI)等大宗商品交易商纷纷投资部署电池储能项目,寻求在波动性极强的电力市场抓取套利机会。

●“负电价”现象催生“电池交易”

彭博社报道称,欧洲地区“负电价”现象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套利机会。日照充足或风势强的时间段内,可用“风光”电量可能远超过需求,导致日内电价下跌,甚至出现负电价,然而一旦日落或风势减弱,价格往往又会急剧反弹,日内动辄数千欧元/兆瓦时的价差,创造了比传统油气贸易更可观的利润空间。

CCI全球主要投资主管阿里·皮洛表示:“这是捕捉那些极端波动实例并应对该波动性最快速且可扩展的方式。你不会看到布伦特原油价格每周几次从每桶负50美元飙升至3000美元,而电力市场却让你有机会看到这一点。”

然而,相较于石油、铜等大宗商品,电力作为“商品”在不被需要时储存、在价格更高时售出,十分困难。进军电池储能行业,成为掘金电力贸易的大宗商品交易商的一个必选项。

对大宗商品交易商而言,部署储能业务将帮助他们从电力市场的剧烈价格波动中获利,这些波动往往比其他大宗商品市场更大、更频繁,尤其是在电池性价比变得越来越好之际。

油价网汇编数据显示,去年欧洲虽然储能容量增至89吉瓦,但负电价现象不降反增,这是因为“风光”发电装机容量增速远超电池储能容量增速。预计到2030年,欧洲电池储能容量将增长7倍。

维多首席执行官罗素·哈迪表示,欧洲地区需要更多的大型电池来解决负电价问题,不管是所需投资量还是装机容量都将是“天文数字”。

●电池储能成能源交易新热点

显然,电池储能系统正在成为又一个能源交易热点,越来越多大宗商品交易商开始投资公用事业规模电池项目。

CCI已在欧洲一些可再生能源比重最高的国家如英国、荷兰和德国积累了工业电池资产。其中,收购了荷兰大型电池储能系统开发S4Energy BV,截至今年10月,S4Energy BV已建成300兆瓦时电网规模储能项目。此外,CCI还收购了英国独立发电商Lower48Energy BESS公司多数股权。CCI目前拥有10吉瓦在建项目产能,并计划到2027年底投资6亿—10亿美元推进这些项目。

维多旗下子公司VPI Holding计划通过一家合资企业在未来几年投资4.5亿欧元,在德国开发一个500兆瓦的储能资产组合。另一家子公司VC Renewables已在美国拥有储能容量,目前还有多个在建项目,并另有2吉瓦规划容量。

托克子公司Nala Renewables持续推进电池储能投资,在比利时拥有一个25兆瓦/100兆瓦时储能项目,今年初在芬兰购买了一个50兆瓦电池储能系统项目,同时计划年底前建成一个约1吉瓦的多阶段储能资产组合。

丹麦能源交易商Norlys Energy Trading和Dan‐ske Commodities A/S也在部署电池储能业务,二者都专注于欧洲电力市场短期价格波动套利,通过算法交易策略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与需求错配获利,目前已经是欧洲电力交易领域龙头企业。

大宗商品交易商进军电池业务,是更广泛的电力市场自由化行动的一部分,该市场长期以来一直由公用事业公司主导,预计这一扩张态势将持续下去。

●电池资产“交易化”持续加速

业内认为,大宗商品交易商旨在将过往交易中积累的经验、供需研判能力、风险定价能力等直接用于电池储能交易,从而将其转化为能源贸易中的新交割产品,以实现精准套利,这种模式本质上是将电池资产“大宗商品化”和“交易化”。

也就是说,大宗商品交易商不仅是电力供应商,还成为电力市场“做市商”和“波动率管理者”,它们投资的不仅是电池储能系统,更是一个能够直接交易电力价格差异的“物理交割库”。

显然,电池正快速褪去单一设备属性,演变成为能源转型进程中一个不可或缺、高度活跃的交易标的。“推进交易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在许多不同地点拥有大量此类资产,才能规模化地开展这项业务。”阿里·皮洛强调。

公用事业规模电池在大小和外观上类似于海运集装箱,站点通常位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接入电网附近。“可以将其类比于库欣,库欣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原油储存与交割枢纽,作为WTI原油期货的唯一交割地,其库存水平直接影响国际油价波动。石油交易商一般在库欣地区拥有包括原油仓储设施和期货交割相关资产。”能源和电力咨询公司Megawatt-X创始人劳伦·塞加伦表示。

事实上,对大宗商品贸易商而言,在电池储能领域进行业务布局,相当于控制可再生能源消纳“调度阀门”,为未来开展绿电交易、碳信用等新兴业务奠定基础。

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师尼尔森·恩西坦指出,在欧洲,目前最安全的投资之一就是电池储能,回报很有保障。“在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激增、全天电价波动巨大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从交易角度来看,涉足电池领域似乎不需要理由。”他表示。



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能源知识
请您留言

千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400 850 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