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建筑领域首个CCER方法学来了!千瓦科技,帮您落地!

发布时间:2025-10-20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温室气体、公共建筑

10月13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既有公共建筑围护结构与供暖通风空调系统能效提升(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法学”)发布,这标志着我国在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方面迈出了关键而坚实的一步。


注:CCER 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的简称,指企业通过节能降碳等项目产生、经官方核证的可交易碳减排单位,控排企业可购买它来抵消自身部分碳排放义务,实现碳合规。


一、具体要求

1.开发对象

此次方法学的开发对象是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就是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主要包括: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文教建筑、医疗建筑、观演建筑、交通建筑、体育建筑、博览建筑。


2.适用条件

本文件适用于既有公共建筑的围护结构与供暖通风空调系统能效提升项目,使用本文件的项目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3.先进技术措施

项目必须至少采用附录A中列出的9项先进技术措施之一,并满足相应的实施比例和性能提升要求,能够真正推动先进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普及。




4.项目边界

项目边界为实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涉及的单个或多个建筑的建筑围护结构、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等,以及项目所在区域电网中所有发电设施、区域集中供暖设施、区域集中供冷设施
方法学允许同一项目申请主体将位于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多个公共建筑打包,作为一个项目进行开发和申请。

方法学明确了相关技术路径与合规要求,而项目落地中的数据管理、系统节能需求,可由千瓦科技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支撑。


二、千瓦方案

1.全链条数据服务

千瓦科技搭建符合方法学要求的 “监测-核算-上报”一体化数据体系,适配建筑节能数据规范。

  • 物联网全域数据接入:基于万物互联的数字底座,无缝接入温湿度传感器、热流传感器、HVAC 设备控制器等多类设备,采集能耗、设备运行参数及环境数据,经边缘计算加密存证,满足方法学可追溯要求。

  • AI 智能分析与方案生成:内嵌深度学习模型,挖掘 HVAC 系统能耗异常,自动生成节能优化方案,例如动态调整空调负荷、优化水泵变频策略,精准匹配建筑用能需求。

  • 合规核算与高效上报:核算引擎按方法学自动处理数据、生成减排报告,直连碳市场平台实现一键上报,缩短核查周期,有效规避合规风险。

万物互联数字底座


2.供暖通风空调系统节能

01、更换高效机组

  • 针对性替换冷水机组、热泵机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严格保证更换比例不低于总额定制冷量的 80%,以此达成显著节能效果。


02、冰蓄冷系统

  • 电力存在较大的峰谷价差(一般为0.3~1.5元)。

  • 空调的制冷功率高峰时段往往和电价的尖、峰时段重合。

  • 利用电价平、谷时段制冰蓄冷,在电价尖、峰时段用冰制冷,大幅降低制冷系统能源成本。

  • 冰蓄冷在非24小时营运环境,年开机时间较多的情况下,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3~5年)。


03、空调主机AI优化控制节能

  • 自适应反馈负荷控制技术(MPC),根据末端负荷自动计算所需制冷量,模拟运行组合,对运行数据提前进行优化。

  • 全变频高效融合控制技术,根据温感、压感自动寻找不同负荷下的最佳频率和能耗曲线。

  • 关联预测,建立故障诊断模型,避免突发性停机;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推断用能数据。

  • 集控、主机及软硬件的三位一体平台,实现远程维护、无人值守的高效运行。

  • 可视化分析,将数据以2D/3D形式展示,给出节能方案及控制策略。


04、空调末端智控

  • 系统可实现多联机、中央空调(风机盘管)、风管机等各类末端设备的独立分区控制(温度/风速/模式),满足集中监控和差异化用能需求。

  • 通过智能多联机外机控制器,控制多联机主板和对应内机,实现远程控制开关机、温度及模式调节。

  • 根据人流量、温湿度自动匹配最佳运行模式(如休息/会议/下班模式),综合节能率高达15-25%。


05、新风系统AI控制

  • 根据室内空气的品质(VOC或 CO2浓度)对新风供应进行实时管理与调节,实现新风按需分配、变风量运行。

  • 与高效节能空调机结合,在节能的同时,实现空调末端在夏季“干工况”运行,使空调系统不再受到冷凝水和“湿表面”的困扰,有效避免二次污染。

  • 系统包含完善的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新风终端、数字化新排风输配单元及数字化新风站等,可实现新风量、新风送风温度、湿度精确控制。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次的《征求意见稿》精准地解决了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市场失灵问题。这不仅为建筑领域的深度脱碳提供了清晰、可行的路线图,还建立了一个能够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绿色低碳领域的市场化机制。


所属分类: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能源知识
请您留言

千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400 850 3050